鸣鸣很忙2025上半年GMV 411亿,经营质效双优领跑行业
量贩零食行业迎来高光时刻,鸣鸣很忙以高效供应链与稳健财务结构重塑行业竞争力。
10月28日,鸣鸣很忙向港交所提交更新后的上市申请材料,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数据。这家由“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合并而成的行业巨头,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实现商品零售总额(GMV)411亿元人民币,收入达281.2亿元人民币,经调整净利润10.34亿元人民币。
其门店总数已达16783家,覆盖全国28个省份、1327个县和所有线级城市。
01 行业新标杆:规模与效率并进
鸣鸣很忙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商。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资料,鸣鸣很忙跻身2024年中国连锁行业前10,是其中唯一来自量贩零食赛道的企业。
2025年9月,据第三方权威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认证,鸣鸣很忙成为行业首家突破2万店的企业,进一步夯实市场领先地位。
从经营历史看,鸣鸣很忙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由42.86亿元增长至393.44亿元,年均复合增速高达203.0%。
这一增长势头在2025年上半年得以延续,GMV较上年同期增长86.9%,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扩张能力。
02 财务实力:现金充沛,盈利稳健
鸣鸣很忙展现出健康的发展态势和强劲的造血能力。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期末现金余额超23.94亿元人民币,流动资产净值增至28.27亿元人民币。
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高达13.95亿元人民币,凸显出公司稳健的财务结构和出色的现金流管理能力。
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样令人瞩目。
2025年上半年,鸣鸣很忙实现经调整净利润10.3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2.83亿元增长265.5%。
这一数据印证了资深投行人士的评价:“公司已从‘高速扩张期’逐步迈向‘体系化稳健增长期’”。
03 运营效率:供应链管理卓越
鸣鸣很忙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于其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2025年上半年,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仅为11.7天,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零售行业,存货周转效率直接关联供应链响应速度与损耗风险。
鸣鸣很忙通过智能选址系统与动态库存管理,实现“千城千面”的精细化选品——在川渝强化麻辣品类,在江浙主推低糖系列,新品汰换周期控制在30天以内。
高效的加盟管理体系是另一大优势。
公司构建的“强总部管控+全生命周期赋能”体系,使加盟商回本周期缩短至8-12个月,远优于行业15-18个月的平均水平。
04 双品牌战略:协同发力拓展市场
鸣鸣很忙通过“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双品牌协同发展,整合经营体系与统一组织架构,实现无缝协同与标准化运营。
此次更新的招股书首次拆分披露了双品牌数据。
2025年上半年,零食很忙收入为117.96亿元,赵一鸣零食收入为163.33亿元;同期双品牌GMV分别为179.4亿元和231.2亿元。
赵一鸣零食在门店拓展中承担了更重要的角色。
截至2025年6月,零食很忙门店数量为7594家,赵一鸣零食为9189家,总计加盟商数量达到8378家。
05 竞争格局:港股“量贩零食第一股”的角逐
鸣鸣很忙正与万辰集团角逐港股“量贩零食第一股”。
9月23日,量贩零食唯一A股上市企业万辰集团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使得这场竞争更加白热化。
两家企业均以门店数量作为核心竞争力。
截至2025年9月,鸣鸣很忙的门店数量已突破2万家,覆盖28个省份;而万辰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数也达到15365家。
两家企业的募资计划显示出相似的发展方向。
鸣鸣很忙计划将募资主要用于门店拓展与升级、供应链优化及数字化建设;万辰集团则将募资用于门店网络扩张升级、仓储物流效率提升,以及数字化基础设施升级。
06 挑战与风险:行业共性难题待解
门店增速放缓与闭店率上升成为行业首要挑战。
2025年月均新开门店数量约623家,低于2024年月均约651家的水平。
同时,加盟店闭店率也有所提升。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鸣鸣很忙关闭的加盟店数量分别为14家、44家、273家和128家。同行万辰集团也遇到类似情况。
量贩零食企业的毛利水平持续处于较低水平。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鸣鸣很忙的毛利率为7.5%、7.5%、7.6%和9.3%;营销费用则由0.42亿元增长至1.77亿元,2025年上半年录得1.21亿元。
随着门店规模扩大,存货管理压力也不容忽视。
中国零食量贩行业正从野蛮生长迈向精细化运营的新阶段。鸣鸣很忙凭借其高效供应链、稳健财务结构以及双品牌协同优势,已在这场竞赛中占据领先地位。
随着港股上市进程的推进,资本市场将见证这家行业巨头是继续延续其“下沉快马”的神话,还是转型为更具持久生命力的“运营标杆”。
无论结果如何,中国零售业的竞争已悄然进入效率与资本双轮驱动的新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