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求的这一观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强国载体的体现
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资本市场能够引导资金流向最有效率、最具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和行业。在金融强国的建设进程中,通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可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例如,在科技创新领域,资本市场为众多初创的高科技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像纳斯达克市场就成功地推动了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培育了如苹果、微软等全球科技巨头。这些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和拓展市场,带动了整个美国经济结构向高科技产业的转型,提升了美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促进企业创新与成长
资本市场为企业提供了多样化的融资方式,除了传统的股权融资,还有债券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创新融资工具。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股权融资尤其重要。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早期资本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退出机制实现收益,从而鼓励更多资本投入到创新型企业的培育中。例如,我国的科创板,为众多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上市融资的平台,这些企业在获得资金后可以加大研发投入,吸引高端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提升。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同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对经济的贡献会发生变化。资本市场可以通过并购重组等手段,促使资源从传统的、低效的产业向新兴的、高效的产业转移。以传统制造业为例,当面临产能过剩等问题时,资本市场可以推动企业进行产业升级转型或者与新兴产业进行融合。例如,一些传统汽车制造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和并购,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加速了整个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经济结构更加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不应成为救济低质公司的市场的原因
损害市场效率
如果资本市场成为救济低质公司的场所,会导致资源的错配。低质公司往往经营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盈利能力差。将资金投入到这些公司,会减少其他优质企业可获得的资源,降低整个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例如,一些僵尸企业,它们依靠政府补贴或者特殊政策在市场上存活,占用了大量的信贷资源和市场份额,而这些资源如果配置到新兴的、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可能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破坏市场生态
资本市场的健康生态是建立在优胜劣汰的基础之上的。优质企业应该得到更多的资本支持和更高的估值,而低质公司则应该面临被淘汰或者被重组的命运。如果低质公司总是能够得到救济,会破坏这种正常的市场生态。例如,一些业绩不佳、违规操作的公司如果不被市场淘汰,会影响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降低市场的公信力,导致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失灵,使得投资者难以区分优质和劣质公司,最终影响整个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影响投资者利益
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目的是获取合理的回报。低质公司通常不能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可观的收益,而且还存在较大的投资风险,如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如果资本市场将资源大量投入到低质公司进行救济,投资者的资金可能会被浪费或者遭受损失。例如,一些低质公司在面临经营困境时,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维持上市地位,继续从市场融资,而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往往被用于填补公司的亏损或者低效运营,而不是用于创造新的价值,这违背了投资者的利益诉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