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A股市场呈现出极端分化行情,科技权重股成为推动市场上涨的核心力量,而大量个股表现平淡,这种市场结构导致量化私募遭遇了策略失灵和超额收益普遍回撤的困境。第三方机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仅有20.83%的量化多头产品在8月实现正超额收益,全行业交出了今年以来“最差”的月度答卷。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有业绩展示的696只股票量化多头产品,当月超额收益率均值为-2.28%,其中仅145只产品实现正超额。从周度表现看,除第一周外,随后三周超额收益率均值均为负值。细分来看,股票量化多头旗下各子策略8月均表现不佳,其中空气指增策略8月表现垫底,超额收益率均值为-3.49%;中证500指增超额收益率均值为-2.19%;沪深300指增策略的超额收益均值为-1.19%。量化策略的优势场景通常是市场流动性好、个股涨跌分布较为分散、散户情绪高以及中小盘股活跃。而8月A股市场资金高度集中,几大宽基指数大幅跑赢全市场等权指数,这种“强贝塔、弱阿尔法”的特征与量化策略的优势场景相悖,导致量化多头策略整体表现不佳。此外,量化股票基金通常持仓分散,部分策略模型可能会持有多达上千只股票,单一个股持仓上限一般不超过1%,在极端分化行情下,这种分散持仓难以跟上少数权重股的上涨节奏。面对这种情况,量化私募机构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一些机构选择对模型进行微调,适当增加组合的集中度,同时加强对行业轮动的判断。也有一些老牌百亿级量化私募,如明汯投资、蒙玺投资等,保持原有策略,当月依然取得了正超额。还有部分机构认为,类似8月的二八行情在A股历史上时间占比不大,量化模型通常依据较长历史数据建模,一般不会因为短期市场异常表现调整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