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滨州网报道,近年来,滨州市持续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规范帮扶项目资产管理,帮扶项目资产总体保持稳健运行,有效带动了脱贫群众就业增收。相关情况如下:政策保障与制度建设:滨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帮扶项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在资产确权、管护运营、收益分配、要素供给等方面加强对县市区的指导。同时,明确了项目资产管护运营遍访制度,乡镇每季度现场遍访一次,县级每半年遍访一次。资产核查与问题整改:每年度开展帮扶资产“回头看”活动,对脱贫攻坚期以来的23.7亿元帮扶资产逐个开展问题排查,建立台账,落实责任单位和人员,明确整改措施、时限和要求,实行销号管理。市农业农村局每年成立专项核查组,按照全市资产10%以上的比例对各县市区进行核查指导。今年的帮扶项目资产核查结合产业项目“四个一批”(巩固、提升、盘活、调整)工作一并进行,截至6月24日,已排查问题51个。专项审计与监督抽查:市农业农村局每年委托第三方事务所,对上年度帮扶项目资产的资金使用、资产登记、运营管理、效益分析等进行专项审计。根据第三方排查出的问题,组织对重点县市区、重点乡镇、重点项目开展现场抽查督查,从项目档案到核查现场,对抽查项目进行全面解剖,指出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收益分配与群众受益:坚持村级民主评议和“村提方案、镇级审核”,按照“差异化”分配原则,每半年为脱贫群众和监测帮扶对象分配项目收益。2024年全市帮扶资产实现收益1.2亿元,累计分配1.1亿元,人均收益1700元左右。其中,637个村级帮扶电站每年可为脱贫群众和监测帮扶对象产生5000万元以上收益。
|
|